来稿选登
- 闽台缘寻根---赴福建...2017-09-25
- 参观西柏坡2017-09-25
- 弘扬井冈山精神 认真...2017-09-25
- 赴盐城参观有感2017-09-25
- 贴心的朋友,亲密的...2017-09-25
- 唱响台湾2017-09-25
- 选择台湾自由行真好2017-09-25
- 我的第二次台湾行2017-09-25
- 回 家2017-09-25
- 履行妇女代表职责 ...2017-09-25
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南京新闻
为万余遇难同胞姓名描新,牢记和平并非天然 |
时间: 2019-11-22 10:36:02 作者: |
2019/11/21 22:17 1月15日起,近百位大学生志愿者开始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的万余遇难同胞姓名描新。 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的遇难者名单墙,又称“哭墙”。1995年初这堵墙刚设立时长43米,刻有遇难同胞姓名3000个,其后经多次增刻,目前共刻有10664名遇难者的姓名。这些姓名合计近4万字,志愿者们将用时约半个月把万余姓名全部描新。志愿者团队的指导老师、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副研究员胡卓然说,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名字更清晰,更让那段历史更加清晰”。 近百位志愿者来自南航金城学院、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从2017年起,这项活动已连续举办3年,不少大学生志愿者是多次参加这项看似简单,却需要耐心和付出辛劳的工作。一方面,“哭墙”墙体材质并不完全一样,不同墙体上名字的墨色也各有变化,需要志愿者根据实际进行调色,确保描新后哭墙风貌没有大的变化。另一方面,描新都赶在公祭日前,时至冬季、风大天寒,志愿者们露天在3米多高的墙体上作业,往往描新后手都冻得失去了感觉。 一个名字背后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本该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胡卓然说,这种亲身体验和历史重温,有利于让年轻人们体验到和平的可贵。“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中,今天的人们可能觉得和平是与生俱来的。但当我们走进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知道,和平是需要人类去维护的。”胡卓然说,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应该携起手来,一起永远维护和平。 去年第5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12月10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老人亲到哭墙前,为在大屠杀中死难的7位亲人姓名描新。截至今年11月17日,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只剩80人。 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文 王悦谋 曹阳/视频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